博翔科技為專業機械設備歐規/台灣TS標章/美規及半導體設備SEMI S2輔導顧問公司
從事設備安全檢測驗證的輔導機構,擁有經驗豐富的機械安全輔導工程師,並與多家國內外知名驗證公司合作。
服務範圍包含各項產業機械、工業電控系統、鞋廠自動化設備、半導體設備及光電廠設備…等產品。
透過我們的服務,協助客戶滿足各國安規的需求,進而提升產品的安全性及競爭力,將產品行銷至國際。
博翔科技有限公司在各大經濟體系的安全認證規範已擁有了十餘年的經驗與經歷,瞭解著安全技術與設計在認證過程的困難點
藉此Protect & Safe 秉著提供更方便更完善的認證與產品給您,
並提供CE認證、TS認證、MD認證、LVD認證、EMC認證、UL認證、NRTL認證、SEMI認證、CB認證、PSE認證、CCC認證、ASME認證、CNS認證、NFPA認證、510K認證等服務,邀請您一起邁向世界的安全技術頂端
博翔團隊核心成員出身法人中心,相較國內其他安全檢測驗證同業,博翔的強項在於成員經驗豐富,輔導過相當多的成功案例,及能為客戶提供從產品查驗、測試、驗貨與取得國外安全認證的一條龍式全方位解決方案
甚至該公司已自行開發出安全護罩、安全模組多項安全元件,期能協助客戶在兼顧「品質、安全、交期與成本」等考量下,提升其產品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並且擁有最完善的設備整改服務,以符合國際標準,保證出口!
可採用標準: 2006/42/EC, EN ISO 10218-1, EN ISO 10218-2, EN ISO 11161-1, EN ISO 12100, EN ISO 13849-1, EN 12622, EN 60204-1, EN ISO 13857, EN ISO 13855, EN ISO 13851,SEMI S2, SEMI S10, SEMI S8, SEMI S22, SEMI S14, SEMI S17, SEMI S28, SEMI S26等
請立即點擊上方圖片了解更多細節吧!
RFRTGE1515VRFEVE15EVEF |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分為三大部。
第一部敘述頭腦也是血肉之軀,如果沒有善加照顧、保養,再加上現代人的生活步調緊湊,壓力太大,會使人在達到人生的目標之前,腦力就已耗盡。作者也從腦部研究實驗室,發現記憶力喪失的關鍵;並由臨床經驗結果顯示,他所獨創的另類療法,針對腦部諸多疑難雜症,發揮了神奇的效果。
第二部描述腦部的幾大特色:腦力沒有極限、可以更新的「塑性」、有無限喜樂與歡欣。記憶的奧妙如何形成、運作,如何有效建立記憶。一些有關腦部的病症,要如何來預防……
第三部闡述實用、簡單、可行的原則與方法,使腦力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退化。諸如:為什麼美國式的飲食,會導致退化性疾病?為什麼對心臟有益的事,對腦部也有益?要如何掌控壓力管理,才不會威脅生理健康?什麼是「青春之泉」,能夠讓人保持年輕的頭腦?綜觀全書,作者以專業的學識素養、生動鮮活的文筆、豐富的臨床經驗、有力的尖端研究,深入淺出,為讀者詳加解析有關腦部的許多重要基本觀念,是現代人保健腦部必備的小百科。本書承蒙國泰醫院精神科主任張景瑞醫師審閱,提供書中部分藥名的中譯,指正某些醫學專業的譯名。特此致謝。
作者簡介
卡爾薩 (Dharma S. Khalsa)
畢業於葛瑞藤大學 (Creighton University)的醫學院,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洛杉磯分校的醫學院與哈佛大學醫學院受過訓練。是美國麻醉學委員會的專科醫師,美國抗老醫學會的創立委員、美國老年學醫學會會員。
史達特 (Cameron Stauth)
出了五本深受評論界讚揚的書,曾任《健康科學期刊》主編,也曾擔任記者,為《紐約時報雜誌》《預防疾病》《自然健康》等期刊,寫過一百多篇文稿,並有其他出版品。
譯者簡介
羅美惠
台灣大學圖書館學系畢業。目前任職於外商公司,從事文化工作,業餘從事譯作。近作有《別躺在桂冠上睡覺》(新新聞)、《面對心靈──作自己的諮商員》(創意力)。
目錄
導讀 醫師,能不能給我補腦藥?張景瑞
第一部 發現優質大腦療法
可體松是關鍵/優質大腦療法的發展/優質大腦計畫/是理性,並非神蹟
第二部 腦部如何運作
腦部的五大特色/腦部簡圖:理性與感性的交錯/記憶力運作原理/時間無情,腦力無限/預防老年癡呆症/類似癥候,可以治療
第三部 設計你自己的優質大腦計畫
優質大腦食物單/加強營養療法/天然滋補品,達最佳智力/壓力管理與最佳腦力/壓力管理的靈丹/動動與腦力重建/頭腦越用越靈光/古傳良方/腦力重建的藥療法/四十天創造更好的腦力
後記:未來一片美好
序
導 讀
醫師,能不能給我補腦藥?
國泰醫院精神科主任 張景瑞
我的門診病人中,可能有二到三成會抱怨記憶力不好或健忘,很多人會要求開補腦藥。真的有這種藥嗎?效果如何?本書作者對此的回答是:有,不過藥物只是其中最後一環。作者更強調的是,營養、壓力管理與運動治療等三大要素。作者指出他的治療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仙丹妙藥」;是由病人主導,而非醫生控制,每個人都能自行安排。這套「補腦之道」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從小上健康教育課到成人後,許多專家告訴我們如何維護自身健康,甚至到中老年不幸罹患一到數種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之後,醫護人員給我們的衛教還是這幾項原則,那作者又提出了什麼新東西,值得我們來看他的書?作者的某些論點與治療方式,我是不太完全同意,但書中引用了不少當前神經科學基礎與臨床研究,而且寫得淺顯易懂。對於不少喜歡「吃補」或探討養生之道的人而言,實在是本不錯的自助手冊,是真的可以實踐!如同本書作者一再提醒讀者,最好先與醫生討論,再來按表操課。
清代傳統醫學家汪昂在《本草備要》中稱:「人之記性皆在腦,小兒善忘者,腦未滿也;老人健忘者,腦漸空也。」以現代醫學觀念來說,小孩子的健忘是「神經發展」(Neurodevelopment)不夠成熟所致,學習與經驗日多,自然趕得上;當然是不必「補腦」的,除非他得了影響發展的腦病(如精神分裂症)。遺憾的是,這類腦病我們所能補充者僅為一小部分,跟老天賦與的相差甚多。老人的健忘則是「神經退化」(Neurodegeneration)的結果,也就是本來屬於我們的,一點一滴被老天收回去了。
本書作者的諸般主張,就是針對此種情形,希望藉由種種「優質大腦」計畫(原文為「腦部長壽」計畫),達到與老天(或說時間)拔河的目的,希望「那一天」終於到來時,腦子是最後一個打烊的器官。
這麼說來,小孩子不用補腦,退休後再來補行不行?本書作者的回答是:「亡羊補牢,猶為未晚,但總是越早開始越好。」心理學者夏伊(Schaie)的一系列經典研究顯示,一般人的記憶力在二十五歲達到顛峰,此後即逐漸走下坡。「返老還童」這句話,如果用來指稱您的智力或記憶力時,恐怕您會大怒吧!但這是事實。過去醫學界總認為神經細胞在出生後,就不能再生長,一旦死亡也不能再生,因此我們的腦細胞只會越來越少,神經退化是人類的宿命。近年來「神經可塑性」(Neural plasticity)的相關研究(本書第五章,作者略有說明),使我們相信儘管記憶力開始衰退,而人的智力成長並無極限。「活到老,學到老」可以預防腦部退化,確有科學依據。
作者在第六、七章介紹大腦的生理學與解剖學,加上記憶力運作的基本原理,或許讀來有些深奧,但我建議讀者耐心看完,必有收穫。至少以後聽到我們的政治家們,再去推薦某位日本名醫,有關左腦、右腦的相異處,要如何鍛鍊等「偽科學」時,您可以多些知識上的免疫力。雖然本書作者不是神經科或精神科醫師,但我保證他講的比那位日本某院長正確多了。
本文一開始提到,許多人來看我的門診是因為記憶力不好,這群人大概可分為三類不同病患。最多的是所謂「記憶力不佳抱怨者」(memory complainer),他們老是擔心自己記憶力衰退,可能得了癡呆症(或稱失智症)。但檢查後其實沒有問題,他們多是因個性使然(太神經質或太求完美)或因其他精神科病症,如焦慮、憂鬱等造成健忘。第二類則是輕度記憶力減退,但未達癡呆症者,也就是第二章中「整體記憶力衰退量表」,約在第二與第三級者。本書也有許多例子屬於此類病患,這其中老年人的「生理性」記憶力減退(即所謂的老化引起之記憶力衰退)占了不少,許多處於高度壓力下的現代人,也都是這一大群患者。這群人或許是最可能從本書獲益者。第三類也就是嚴重認知功能衰退者,其中最重要的當然是阿滋海默症及其他類型之癡呆症,這些都已達「病理性」的衰退了。本書第九及第十章,介紹了這一大群癡呆性疾病,基本上他們需要的是治療及養護,可能不是本書的方法能奏效的。
本第一部(一至四章)說明了作者是如何想到及完成此套療法的經過,但作者的理論基礎盡在第八章,如果您想挑戰他的說法,可能要好好研究一下了。簡言之,作者在第一章提到了當前對癡呆症可能病因的探討,除了遺傳外,他認為其他都可以控制。而他認為老化造成記憶力減退的病理機轉主要有三:一、老化造成的神經傳導物質分泌量減少;二、老化造成的血液循環不好;三、作者最重視的因壓力造成可體松及自由基增加,而引起一連串的病理變化。針對機轉一,作者的處方就是許多特殊的營養素及藥物,以彌補我們失去的。針對機轉二,作者的處方就是減少脂肪等壞物質之攝取,以及加強身體、心理的運動。針對機轉三,作者的處方則是壓力管理(這也是我最熟悉的部分)。作者把老化的原因與生物學上變化如此三分法,雖然太過簡化,但與其治療方式互相對應,讓讀者不僅知道如何做,還知道為何要如此做,也算是難能可貴了!讀完此章,希望不會「讓你的腦細胞死了幾萬個!」(如果真的如此,您不妨試試作者的十八般武藝,看能否救回來!)
第三部是實地操作部分,就看您的恒心與毅力了。
誠如作者一再強調,要執行這項計畫,得要先請教醫師,尤其是針對營養素與藥物而言。這兩點我另有補充。
有道是:「藥補不如食補。」若要採用任何天然食品以外之物,宜先請教醫師。再說,作者所列多種添加物(如銀杏、卵磷脂等),均不便宜,長期使用下來,也是一大負擔。而書中提到有些食品、藥物,在美國被認為是不具療效之健康食品,但在歐洲則認為是應予管制的藥物,銀杏葉與褪黑激素即是此類代表。褪黑激素的副作用較輕,尚不明確;銀杏葉則有人報告引起視網膜出血,不能說毫無副作用。
至於維他命,也不是人人都可食用。例如維他命C是屬水溶性,但大劑量使用會使尿液酸化。原來有尿路結石的人,可能引起結石復發。
大體說來,作者的營養食譜及藥單,並非無的放矢,如維他命E就完全與當前主流究一致,但有許多獨到之見。如果您要採用,我還是建議您先與醫師討論一下吧!倒是他建議的壓力管理及運動,寫得確實不錯。如果可以,讓我們大家一起開始做如何?
詳細資料
- ISBN:9576073820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450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 作者:龔進輝 企業轉型就像拔牙,是要付出代價的,這點金蝶國際(以下簡稱「金蝶」)深有體會,其正謀求從傳統企業管理軟體(ERP)到雲服務的轉型。用金蝶掌門人徐少春的話來說,「軟體是金蝶的過去,雲才是金蝶的未來」,而轉型經歷陣痛在所難免,從前不久發布的2019年財報便能發現端倪。 財報顯示,2019年全年營業額達33.25億元,同比增長18.4%,凈利潤為3.72億元,同比下滑9.6%,金蝶交出了一份增收不增利的成績單,而且凈利潤自2016年來連續增長3年後,首次出現下滑,轉型代價著實不小。 具體來看,金蝶主要有兩大業務板塊:發展多年的ERP軟體業務、從2015年開始發力的雲服務業務。前者營收為20.11億元,同比增長2.7%,占到總營收6成,後者則實現收入13.13億元,同比增長54.9%,占總營收比例為39.5%。 不難看出,占大頭的ERP軟體業務已陷入增長停滯的狀態,反觀處於成長期的雲服務業務成為增長引擎,拉動金蝶整體營收保持兩位數增長,代表其轉型初見成效。 仔細研讀這份財報後,關於金蝶的現狀和前景,我簡單談4點: 一、2020年雲業務虧損恐加劇 金蝶雲轉型戰略取得一定成績有目共睹,無論是服務客戶數量的增加還是雲服務業務營收占比的提升(從2016年的18%提升到2019年的39.5%),都代表雲轉型戰略在穩步推進,但不得不面臨一個扎心的事實,即利潤承壓。 不僅自身面臨虧損加劇,從2018年虧損1.24億元增加到2019年虧損1.71億元,申萬宏源研報指出,由於金蝶雲蒼穹產品持續研發,2020年金蝶雲服務業務虧損可能繼續擴大,開始盈利的時間點尚不明確,而且拖累公司整體凈利潤表現,2019年同比下滑9.6%,給金蝶敲響了警鐘。 當然,金蝶雲服務虧損的原因並不神秘,即成長期需要高額投入,主要集中在銷售推廣費用和研發費用,前者占據總開支的半壁江山,性質是員工薪酬,為了獲取新客戶,必須加大銷售激勵;後者占比從2018年的14%上升到2019年的18%,為了提升客戶續費率,加大產品研發力度勢在必行。 金蝶CFO林波表示,為了保證雲服務業務未來的增長,金蝶在2020年還將繼續加大銷售激勵支出和研發投入。這意味著,雲服務業務成本居高不下的局面仍將延續,即便其仍保持高速發展,營收也無法覆蓋成本,虧損是大機率事件,至於會不會像申萬宏源預測的虧損加劇,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二、2020年金蝶將達成目標但利潤下降 2019年,金蝶ERP軟體業務、雲服務業務收入呈現六四開,林波希望能夠在2020年把營收結構翻轉過來,雲服務成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即完成管理層早就制定的營收占比六成的目標。他透露,2020年金蝶整體目標收入為35-45億元,其中雲業務目標收入21億元,占總營收60%。 這意味著,2020年雲服務收入增速將至少達到60%,而老本行ERP軟體業務收入將面臨最高30%的下滑。在我看來,正如賺錢比花錢難,ERP軟體業務收入下滑容易實現,辦法是2020年開始停止K/3、KIS等傳統ERP產品的新簽銷售,它們在2019年分別貢獻1.8億元、3.9億元。 相比之下,雲服務收入增長60%相對困難。不過,考慮到2019年其增速已達到54.9%,加上金蝶已明確會加大銷售激勵支出和研發投入,實現起來問題不大。其實,營收結構的巨變是金蝶加速雲轉型戰略的直觀體現,而轉型力度越猛,面臨的陣痛不可避免就越大。 試想一下,2020年金蝶營收較2019年小幅增長,成本反倒明顯上升,凈利潤自然更不好看。林波也不得不承認,隨著K/3、KIS等傳統產品業務退出,2020年公司預計會減少3億元利潤。 ... 三、金蝶雲星空是雲業務成敗關鍵 金蝶雲服務板塊可以進一步細分為企業雲服務、財務雲服務、行業雲服務及其它。其中,企業雲服務是重中之重和營收擔當,包括面向大企業的金蝶雲蒼穹和面向中大及成長型企業的金蝶雲星空。 前者起步較晚,2018年8月才發布,2019年實現營收近6000萬元、新簽約合同數130個;後者則在2015年推出,2019年實現收入8.68億元,累計客戶數量超過1.38萬家,客戶續費率達到90%。在我看來,二者都面臨非常棘手的拓展新客戶問題。 一方面,金蝶雲蒼穹起步不久,拉新比續費更為迫切,喜提130個新合同看似成績亮眼,實則新客戶比例僅為47%,必須充分挖掘潛在上升空間。要知道,付費能力更強且相對穩定的大客戶是SaaS服務盈利的關鍵,SaaS行業未來競爭重點也在高ARPU值的大中型市場,這也就解釋了為何金蝶將加大在金蝶雲蒼穹業務的戰略性投入。 另一方面,隨著傳統ERP軟體5年使用期限到期,金蝶原有線下客戶面臨更新財務系統和上雲的需求,金蝶雲星空肩負將ERP老客戶轉化為雲服務新客戶的重任,不容有失,加上其本就不錯的續費率,將帶動整體客戶數量、營收的向上突破。毫不客氣地說,金蝶雲服務業務盈利的關鍵在於金蝶雲星空,而金蝶雲星空成敗的關鍵在於拉新、續費齊發力。 四、金蝶市場份額下滑且兩度遭做空 前不久,金蝶官方高調地曬出連續4年(2016-2019)斬獲整體企業級SaaS、SaaS ERM和SaaS財務雲三料冠軍,其傲嬌的底氣來自《IDC中國半年度企業應用軟體市場跟蹤報告(2019年上半年)》,而同樣是這份報告,還披露了金蝶官方不願面對、不想言明的尷尬的一面,即市場份額持續下滑。 隨著競爭加劇,金蝶市場份額逐年降低,第一的含金量越來越低。2017-2019年,金蝶在SaaS ERM市場占有率從17.5%下降到13.9%,SaaS財務雲則從43.6%下滑至28.4%。一邊加速雲轉型戰略一邊領先優勢被削弱,難怪金蝶會受到各方質疑,尤其是接二連三被做空。 去年3月,有「股壇長毛」之稱的David Webb在其個人網站上發布報告稱,金蝶股價在過去兩年中翻了三倍有餘,但深挖發現,金蝶其實是一隻泡沫股票。隨後,David Webb從金蝶國際關聯貸款方、房地產投資、所得稅減免等多方面做空。 4個月後,David Webb再度出手,發布做空文章稱徐少春在業績期完結10日前減持,暗指其違規減持。根據聯交所權益披露,徐少春6月19日在場外以平均價8.4元減持6000萬股,總金額為5.04億元,個人持股由24.07%降至22.26%。根據上市規則,公司董事不得在年度業績公布前60日內買賣公司股份,季度或半年度業績則為之前30日內不得買賣股份。受此影響,金蝶在下一個交易日股價一度下跌超16%,創2015年7月以來盤中最大跌幅。 ... 結語 與過去幾年小步快跑相比,今年金蝶轉型將更為激進,有望實現ERP軟體業務、雲服務業務收入六四開到四六開的既定目標,但這只是階段性成果,並不代表其轉型成功。我認為,金蝶轉型真正成功的標誌是從成長期進入成熟期,即實現穩定盈利且市場份額止跌回升,註定道阻且長,不得不承受又久又痛的轉型陣痛,這對於徐少春是個不小的考驗,且行且珍惜!
RFRTGE1515VRFEVE15EVEF |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RM7G2RG.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090410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高雄太陽能發電系統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嘉義XPS 發泡原板機械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台南工業紙筒平捲設備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新竹鐵絲網整廠設備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
推薦電器安規CE輔導認證的檢驗公司 台北不銹鋼廚具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EN 149-EN 14683口罩(面罩)台中CE認證測試單位 彰化球型數控車床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外科手術口罩台南CE認證測試單位 高雄研磨機與拋光機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醫療口罩面罩台中CE認證測試單位 台中泡泡糖製造機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